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3章
對此,我頗為無奈,卻又無可奈何,而現(xiàn)在我最頭痛的是,怎樣翻新黃泉路?
如果辦不好這差事,估摸著小命會有危險。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那老總背地里黑的很,我曾親眼看到他一個人拂了他的意思,他當(dāng)場把那人推進深坑,然后讓人往里面倒水泥,一旦我把這事辦壞了,很有可能會成為填地基的廢料。
咋辦?
站在略顯昏暗的街道上,我心里有些凌亂。
我想過去找那些比較厲害的引路人,但也僅僅只能想想罷了。
說白了,像他們那類人,只在乎兩個東西,一是身份,二是利益,像我這種狗腿子壓根請不動他們,搞不好還會被羞辱一頓,哪怕我們拿著老總的指令去辦事,也會被他們?yōu)殡y。
可如果老總親自去了,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笑的特別真誠、善良,對我們的態(tài)度也陡然變得和藹起來了。
思考再三,我決定給那老總打個電話。
我這邊剛說幾句話,那老總淡淡地回了一句,“小王啊,你能打電話過來,說明你比較尊重我,相信我,但你這辦事能力,我得跟你們上邊聊聊才行?!?/p>
掛斷電話,我感覺整個人都虛脫了,他這是在向我施壓呢!
“呸!狗東西!”我憤憤地罵了一句,十分沒素質(zhì)地吐了一口濃痰。
雖說心里比較憤怒,但該辦的事還是要辦,我先后又給幾個平常交好的引路人打了電話過去,跟我預(yù)想的差不多,那些引路人一個個直接拒絕了,甚至還有個人說我是上天繡花,想得挺美。
握著手機,我像個喪家之犬一樣走在街道上,心里別提多苦澀了。
“跟我來!”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傳了過來。
扭頭一看,是方知微。
我連忙揮去頹廢,換上一副笑臉迎了上去,笑著說:“姐,你不是回去了么?”
她沒理我,徑直朝黃泉路那個方向走了過去。
這黃泉路在鎮(zhèn)子的西頭,再往后則是柳家莊、十三鋪、坳子村等等,一共有三十七個村子,而黃泉路是這三十七個村子通向外面唯一的一條馬路,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否則,以黃泉路的那些傳聞,早就荒廢了,絕不會沿用到現(xiàn)在。
當(dāng)我們走到黃泉路旁邊時,時間大概是晚上九點半的樣子,天上掛著白玉盤,把地面照的亮堂堂的,那方知微拽著我手臂,用力捏了捏,沉聲道:“小心點,別著了它們的道?!?/p>
我有點不明白她的意思,就問她要干嘛。
她說,你不是想翻新黃泉路么,先讓你體驗一下黃泉路,你再做決定。
說完,她朝我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讓我先走。
我也沒多想,直接踏上黃泉路,也不曉得是巧合,還是怎么回事,剛踏上黃泉路,一輛摩托車從我身邊急速而過,嚇得我下意識朝旁邊跳了過去。
一腳下去,我只覺腳下一涼,像是踩在什么冰塊上面,低頭一看。
光禿禿的渠道,什么也沒有,但腳下那種冰涼感卻是實打?qū)嵉拇嬖凇?/p>
這什么情況?
我嘀咕一句,還沒來得及收回腳,就聽到方知微說:“你腳下踩的地方是隗道,五行歸陰,八卦屬坎,坎中帶水,水行陰元,必是極陰之地。”
沒等我反應(yīng)過來,她又說:“是不是覺得腳下特別涼?”
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她繼續(xù)道:“你剛才被嚇到了,如今又踩了隗道,必定出有東西纏上你,只需要…。”
說到這里,方知微沒再繼續(xù)說下去,而是從包里摸出一個黑色手套帶在手上,然后猛地朝我旁邊抓了過去。
隨著她的動作,我能明顯的感覺到附近的氣溫降低了。
旋即,她緩緩縮回手。
等她把手縮回來后,手掌多了一個小東西,約莫一根指頭大小,渾身通黑如漆,有點像是蜥蜴之類的東西,但尾巴卻像極了魚的尾巴。
這讓我好奇的很,就問方知微這是什么。
她瞥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手中的小東西,淡淡地說:“鼉(tuo),一旦讓這東西纏上,輕者打幾個寒顫,重則雙腿出現(xiàn)短暫的麻木,無法行走?!?/p>
這讓我立馬想到了一個事,我記得有次開夜車,開著開著,也不知道為什么,忽然有點冷,忍不住打了幾個寒顫,再后來想要踩剎車,腳下卻怎么也使不上力,好在當(dāng)時并沒有釀成重大車禍,僅僅是撞在道路一旁的行道樹上。
現(xiàn)在聽方知微這么一說,我好似有些明白了,莫不成我當(dāng)時被所謂的鼉纏上了?
我下意識伸手想要摸摸鼉,沒等我碰到鼉,那方知微制止道:“別碰!”
我連忙縮回手,就問她怎么了?
她沒說話,而是將那東西朝地面丟了過去,邪乎的是,那東西剛從她掌心掉下來,立馬消失不見。
這種消失不見,并不是跑了,而是立馬隱形了,就好似從未出現(xiàn)過。
“剛才…怎么不見了?”我死死地盯著方知微的手套,心中盡是疑惑。
我見過不少引路人,那些人的手法大同小異,可方知微的手法卻跟他們完全不同,尤其是她的手套,我從未見過。
她小翼翼地將手套收了起來,然后跟我解釋了幾句。
她告訴我,她戴的手套其實并不是手套,而是幡,名叫探陰幡。
據(jù)方知微所說,這探陰幡的用材是宋徽宗后背上的一塊人皮,極為珍貴,又說這探陰幡是我祖母傳給她的。
隨后,她帶著我在黃泉路上溜達了一圈,也跟我講了一些關(guān)于馬路的知識。
通過她的講解,我忽然覺得自己在公路局那三年白待了,因為她說3.5米寬的馬路,可以分為三條道。
不對,嚴(yán)格來說,是七條道。
用她的話來說,馬路最中間的位置稱之為御道,也叫正道,正所謂三條大道走中央,說的就是就是這個理,左右兩旁稱之為丹道跟羌道,馬路兩旁的渠道,左邊為踏道,右邊為隗道,渠道一側(cè)則稱之為墮道,而馬路的盡頭被稱之為陛道。
除此之外,她還告訴我,黃泉路從鎮(zhèn)子到陛道分為五個轄區(qū),我問她是哪個五個轄區(qū),她沒告訴我。
我問她關(guān)于十三座土地廟的事,她也沒告訴我,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這事只能告訴黃泉路上的引路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