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diǎn)眾小說APP
體驗(yàn)流暢閱讀
第18章
拜月祈福結(jié)束以后,顏苒與甄蘅一起從學(xué)館中走出,沒想到顏瑤正在門口等她。
顏苒微微挑眉,真是奇了,自她入學(xué)半月以來,這還是顏瑤第一次主動(dòng)等她一起乘車回家。
顏瑤今晚心情很好,雖然祭禮惜敗于崔靜詩,卻也得到了很多贊譽(yù),不算遺憾。
尤其是顏苒表現(xiàn)平平,更令顏瑤有了優(yōu)越感,與其說是等她一起回家,不如說是想向她顯擺炫耀。
不過,顏瑤的好心情并沒有持續(xù)很久。
二人回到顏府,便聽下人來報(bào),顏老爺和溫氏吵架了,很兇的那種。
顏苒不免感到奇怪,溫氏一向以溫婉賢淑的面目示人,究竟發(fā)生何事,會讓她撕下偽裝與顏老爺大加吵鬧?
顏瑤氣呼呼的瞪了顏苒一眼:“必定都是因?yàn)槟?!?/p>
顏苒很是無辜,欲加之罪,何患無辭?。?/p>
顏苒回到瓊?cè)A院,讓輕萱去打探溫氏緣何與顏老爺吵架,沒想到還真讓顏瑤說中了,此事確與她有關(guān)。
起因是顏老爺今晚與同僚宴飲,席間有人因與他政見不合,故意提及先前廣為流傳的“嫡長女為妾室所出”一事令他難堪。
顏老爺當(dāng)然不能自打嘴臉,便解釋稱此事為誤傳,實(shí)則其嫡長女為原配所出,嫡次女為續(xù)弦所出,這才堵住了悠悠眾口。
這話已然說出去了,總不能再讓人扯住痛腳,顏老爺回來后便決定將顏苒娘親的靈位以原配嫡妻的身份供奉于祠堂。
溫氏自然不同意,她既生前能將顏苒的娘親踩在腳下,憑什么死后反而被壓一頭,便與顏老爺吵鬧不休。
顏苒聞聽前因后果,眼中噙著一抹冷笑,頗為不屑:“呵,我娘還未必愿意進(jìn)顏家的祠堂呢!”
顏家原本出身鄉(xiāng)野,與顏苒的娘親張氏為同鄉(xiāng)。
張氏貌美,勤勞能干,只因?yàn)閾狃B(yǎng)幼弟成人,耽誤了適婚年齡,這才嫁進(jìn)了家徒四壁的顏家。
張氏嫁進(jìn)顏家后,一心侍奉夫君,孝養(yǎng)公婆,為供顏老爺讀書獨(dú)自撐起一家人的生計(jì)。
后顏老爺赴都城趕考,一舉中第,被溫氏的兄長定國公榜下捉婿。
顏老爺貪圖功名利祿,為攀高枝,謊稱自己未婚,另娶溫氏。
后過三年又三年,張氏見顏老爺遲遲不歸家,便帶著年幼的顏苒和公婆一同來尋,這才得知他早已另立家室。
顏苒的祖父當(dāng)場氣的吐血,后不久于人世。
張氏自知孤立無援,難以討回公道,而撕破臉皮于雙方也都沒有好處,遂答應(yīng)了顏老爺貶妻為妾的請求,但前提是顏苒作為顏家嫡長女的身份不能改變。
張氏為了女兒選擇隱忍,卻仍被溫氏視為奇恥大辱。
沒過多久,溫氏就痛下殺手,張氏香消玉殞。
按理說,溫氏和張氏都為顏老爺所欺,憎恨的對象應(yīng)該是顏老爺才對。
可溫氏不敢怨恨她要依附于生活的夫君,便將滿腔怨懟轉(zhuǎn)嫁到張氏身上,實(shí)在令人不齒。
顏苒每每思及此,便痛恨不已。
雖然張氏未必愿意進(jìn)顏家祠堂,但讓溫氏侍奉祭拜其靈位,對她也是一種告慰吧。
那邊顏瑤急急的去看望溫氏,并未見到顏老爺,顏老爺已在一氣之下去了前院書房休息。
溫氏正在房中垂淚,顏瑤上前關(guān)心道:“娘,您和爹爹一向恩愛,為何會爭吵起來?”
溫氏紅腫著一雙眼睛,將顏瑤摟進(jìn)懷里,委屈的哭訴道:“你爹竟然要將張氏的靈位供于祠堂,他置我于何地?”
續(xù)弦與原配都是嫡妻,禮制上并無差別,可說出去終究不好聽。
溫氏怨道:“若是你舅舅還在世,他怎敢如此對我?”
顏瑤道:“娘,雖然舅舅已經(jīng)仙去,但我們還可以找舅母主持公道??!”
顏瑤口中的舅母指的是珉陽長公主,溫氏輕嘆一聲:“你舅母雖貴為長公主,可又怎好插手朝臣的家事。”
溫氏很清楚顏老爺打的是什么算盤,他一方面要對此事做出解釋挽回顏面,另一方面也是向顏苒示好。
畢竟顏苒如今是慶國公府的恩人,有她作為橋梁,顏老爺便能搭上慶國公甚至皇后,于仕途大有助益。
而珉陽長公主和其子溫承衍雖蔭受隆恩,但一個(gè)為皇室外嫁女,一個(gè)年幼空有爵位在身,尚未領(lǐng)受官職。
兩相比較,哪有慶國公和皇后娘娘,一個(gè)為肱股老臣,一個(gè)為中宮之主,更有權(quán)勢呢?
顏瑤急急的晃著溫氏的手臂道:“娘,這一切都是顏苒那個(gè)賤人的奸計(jì),您可不能讓她得逞?。 ?/p>
溫氏靜下心來,眼中閃過一抹怨毒的厲色:“瑤兒說得對,便是為了你和佑兒,娘也不會坐以待斃的!”